一贯是贯相中国古代货币之一,最早的当于多少一贯铸造于汉武帝时期。在明清时期,贯相一贯成为了主要的当于多少货币之一,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。贯相一贯的当于多少面值一直在不断变化,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贯相10元左右。
在明朝,当于多少一贯的贯相面值是10文铜钱,相当于现在的当于多少10元左右。清朝初期,贯相由于物价高涨,当于多少一贯的贯相面值被下调至6文铜钱,但由于铜钱贬值,当于多少实际购买力并没有下降。贯相清朝中期,一贯的面值再次调整为10文铜钱,直到清朝末期被新式货币所取代。
虽然现在一贯已经不再使用,但其仍然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代表了中国古代货币文化的独特魅力。